外媒曝光广州菜馆惊现“僵尸鱼”视频被浏览2000多万次!

据英国《每日邮报》10 月 8 日报道,中国广州市越秀区一家餐馆中日前上演惊人一幕:当一条被煮熟的鱼被厨师以盘子端上餐桌、食客准备大快朵颐时,它却依然在动。

当时,这条深灰色的鱼的头被切下,放在盘子边缘处。尽管其身体部分已经被分解炖熟,但它似乎依然能动。当饥饿的食客用筷子小心翼翼拣起粉白色鱼肉时,这条鱼还不断地抽搐,拍打它的鱼鳍。

每当肉被夹走时,都能看到这条鱼在抽搐和伸缩,好像在盘子边缘处蠕动。而当食客继续吃掉鱼肉时,这条鱼的灰色鱼鳍似乎都在因痛苦而拍动。但即使这条鱼在盘子中蠕动,食客似乎也没有分散注意力,而是专心享受美食,包括鱼身上的汤汁。

糖醋活鱼 僵尸鱼

现在还不清楚这段视频是何时拍摄的,但这并非鱼类首次死后复生蠕动。曾有视频显示,一名女子在厨房中杀鱼时,被切下头部的鱼开始在其手中蠕动。尽管它已经被取出所有内脏,但鱼类体内脊髓神经依然对锋利刀具做出反应,促使鱼在女子手中翻腾。

此外,还曾有过被切过的牛肉突然移动的诡异场景。当时这块牛肉在砧板上有规律地悸动了 1 个小时。20 秒视频显示,这块牛肉似乎在桌面上移动,令人震惊。这段视频吸引了 2000 多万人观看。

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,脑中随即想到了这可能又是外媒小题大做,借机批判中国饮食文化,讽刺中国虐待小动物,残忍等等。接着就看到了光明网的一篇针对此报道的解析,很客观,对于无脑黑绝对可以给他当头一棒。

光明网评论员:这几天,很多人的朋友圈被玄幻的“僵尸鱼”刷了屏。据英国《每日邮报》报道,日前,越秀区一家餐馆上演惊人一幕:一条煮熟的鱼被端上餐桌、食客准备大快朵颐时,它却依然在动。当食客继续吃掉鱼肉时,这条鱼似乎都在因痛苦而拍动。但食客似乎也没有分散注意力,而是专心享受。

有视频有真相。在大吃活鱼的镜头之下,食客之残蛮、食物之变态、料理之暗黑,令“歪果仁”叹为惊奇。于是,骂声四起,说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悖逆道德人性,说中国吃货令宇宙颤抖,说中国食品安全危机四伏……这条活蹦乱跳又烹饪上桌的鱼,似乎是所有道德大棒兼歧视批评的靶心。

三人成虎,说着说着就像真的一样。何况在这个风险社会,外媒的指正,似乎在公信上多了一层神秘的存在感。更何况,就在今年夏天,上一季的“僵尸肉”亦曾粗暴刷屏。“70后猪蹄”、“80后鸡翅”、“几十岁‘高龄’的鸡爪”等“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‘僵尸肉’”,令人大跌眼镜的同时,倍感愤懑与忧虑。此后,有关“僵尸肉”提法的稳妥之争,在新闻界及舆论圈掀起不小的涟漪。直到7月12日,国家食药监局等三部门通告确曾查获四五年之久的走私冷冻肉,此事算告一段落。但,究竟有无数十年“肉龄”的过期肉在市场流通,仍是未解之谜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个“僵尸鱼”的新词,足以令平复的心惊颤难息。

不过,如果说外媒惊诧莫名是不知者不罪,那么,国内媒体的添油加醋与煽风点火,除了无知无畏,更有意味深长的非善意。一则,“僵尸鱼”这词用在大吃活鱼事件上,真的合适吗?稍作了解可知:这道“糖醋活鱼”的菜,由传统菜品“糖醋鲤鱼”演变而来。类似视频早在2009年就在国外网站流传并引发热议,彼时,央视还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专门对此详细回应。旧话重提,还生造出“僵尸鱼”的新词,结合时代语境观之,趁机炒作之心昭然。二则,“外人”的批评值得跟风吗?“僵尸鱼”在这一轮能继续疯转,起码说明这道菜其实大多中国人并没见过,更别提大快朵颐。这个时候,借机骂中国吃货如何如何,进而对传统中式餐饮大棒相加,是不是小题大做的痕迹太明显了?再者,“活吃”也不是中国人的专利,论残忍与变态,日本的“活鱼寿司”、韩国的“昏倒章鱼”、法式美食“秘制鹅肝”……恐怕每道菜都比已经死了的“糖醋活鱼”更考验食客的胆量。

世界千差万别,饮食千回百转。“活吃”在中国,即便史有记载,也是与文明相悖,与动物福利相悖,与饮食潮流相悖的“小众技艺”。这种饮食文化中的糟粕,既带有明显的血腥印迹,又无法保障安全卫生,在民间或官方,几乎没有鼓噪的市场。那么,这种隔三差五就要拿出来吓唬人一回的段子,牵强附会上食品安全等高大上的议题,除了引发民众不必要的恐慌之外,有多大的公共价值与意义?

一道已经被时代边缘化的糟粕之菜,并不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中国饮食常态。就像清宫戏里的长袍马褂,早不是中国人的衣着范式一样。见风是雨,在以讹传讹上敲打绣花,这样的“反思”,本身就是值得反思的事。“僵尸鱼”,这种危言耸听的刷屏之作,但愿不要三五年后再牵出来溜一回。

来源:

光明网《“僵尸鱼”,危言耸听的刷屏之作》

博海拾贝《外媒曝光广州餐馆 “僵尸鱼” 被煮熟后仍在盘中抽搐蠕动》

赞 (7)

评论 0